一、学院简介
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8年,2021年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,同年,与盐南高新区共建西伏河人工智能学院、西伏河人工智能学院产业研究院。
学院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“十四五”江苏省重点学科,设有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,涵盖人工智能、计算机技术、通信技术、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、自动控制技术等研究方向,设有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,涵盖数据挖掘与融合、智能信息处理等研究方向。本科专业设有人工智能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网络工程、电子信息工程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、电子科学与技术、物联网工程。其中,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同时,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、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三期项目;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。
图1 学院专业发展过程
图2 学院专业荣誉
学院现有江苏省多源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关键技术省级科研平台、盐城市光纤传感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、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、多源信息智能处理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,聚焦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、信息安全、信息系统架构与体系、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等四个研究方向。近五年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50余项,横向到账经费5000余万元,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,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,授权专利100余项,成果转化产生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,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。
二、学院特色
1.师资力量雄厚
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88人,其中正高职称9人,副高职称32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1人,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。入选江苏省“333工程”、“青蓝工程”、“双创人才计划”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等省级高层次人才20余人次。
图3 学院人才情况
2.校政企合作
学院与盐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、立铠精密科技(盐城)有限公司等政、企深度合作,构建产教融合长效机制,建立起政、校、企紧密协同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。紧密对接长三角及江苏地区信息技术产业,将人工智能、电子信息及计算机技术等相关知识融入课程体系,形成“能力导向、跨界融合”人才培养特色。
图4 联合研发中心
三、人才培养
学院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,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。近五年,先后获得江苏省微课比赛一等奖、二等奖等多项,主持江苏省高等教育、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20余项,指导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余项,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论文(设计)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等。学院学生在省级以上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,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赛一等奖、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赛一等奖、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,累计获国家级奖项9项、省级以上奖励50余项。学院充分挖掘产教融合合作成果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,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、项目、竞赛、实训为引导,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。学院学生在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、“创青春”大学生创业大赛、“华为中国大学生ICT大赛”等大赛中获奖近40项,发表高水平论文和授权专利50多项。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达22%,就业率达96%。
图5 近三年本科生学科竞赛国家级获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