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生就业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招生就业 >> 本科招生 >> 学子风采 >> 正文

华东师范大学考研心得-B计算机211曾超宁

作者:许玥    审核人:王源    发表时间:2025-05-13     浏览次数:

一、考研心得

我报考的是085405软件工程专业硕士(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),总分311分,其中政治56、英语44、数学二106、408专业课105。这个分数并不算高,在普通统招生中可能不具竞争力,但士兵计划给了我一次实现梦想的机会。在备考这一年里,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,还有成长、坚持和一份发自内心的信念。我想通过这篇心得分享我的一些经历,希望能给正走在考研路上的同学们一点参考和鼓励。

(一)择校

择校这一步,我花了不少时间做调研。因为是“士兵计划”考生,政策上允许我单列计划、单独划线,我就把重点放在了综合实力强+政策支持明确+复试机制清晰的学校中,最终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的软件工程专硕。从公开数据来看,华东师范大学该专业的统考复试线就是国家线,这对基础一般的我来说是一个好消息。但录取并不轻松:人数多、竞争激烈、复试内容不简单。尤其是复试中安排的机试环节,难度不低,不仅考察基础编程能力,还有一定的算法要求,于是我没有选择统考加十分,而是选择了专项计划,尽管实际录取分数线有反而会高于统考,但他能够减少在复试时的压力。

(二)初试

考研的过程就像是一场马拉松,漫长且充满挑战,但每一步都让我感到自己在成长,哪怕是在最艰难的时刻。刚开始备考时,我几乎是从零起步,尤其是英语和一些基础科目,面对不熟悉的内容,我一度感到很沮丧,觉得进展缓慢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发现,这种艰难的过程,反而让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和应对挑战。

记得那些早晨,我坐在书桌前,翻开数学和专业课的课本时,心里其实是有些兴奋的。每次做题,尽管解题的过程充满了波折,但当我最终推理出正确答案的那一刻,那种成就感是无法替代的。每当我从错题中总结经验,学会了新的解法,仿佛每一步都在积累力量,让自己更接近目标。尽管有时会感到疲惫,但每次回过头来再看这些问题,都会发现自己比之前更接近答案,更理解那些看似难以攻克的知识点。而且我渐渐意识到,做题不单单是为了分数,它更是思考能力的提升和自信心的积累。尤其在数学和专业课的复习中,当我把一个复杂的问题逐步拆解、理清楚时,那份满足感是让我保持动力的关键。

每个人都有低谷的时候,但也正是这些低谷,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坚持。考研的路上,我学到的不仅是知识,更重要的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,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,如何在压力中依然能够找到动力继续前行。

最重要的是,在这一路上,我逐渐明白,考研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挑战,更是一次自我认知与提升的过程。

(三)复试

初试成绩出来后,我知道复试才是真正决定成败的关键。看到自己的分数后,我立刻投入到复试的准备中,开始着手复习专业课,特别是那些自己不太熟悉的知识点。复试不仅仅考察理论知识,更考察我们的综合能力,面试和机试的压力让我更加警觉。

为了准备面试,我通过模拟面试练习来提高自己在紧张情况下的应对能力。每次模拟之后,我都会分析自己的答题思路,改进表达方式,力求在复试中能更清晰、沉着地表现自己。对于机试,我提前加强了编程练习,专门刷了一些编程题,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速度与准确性。虽然一开始有些紧张,但我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,最终找到了适应复试的节奏。

二、个人基本信息

个人基本信息曾超宁,信息工程学院B计算机211,考取华东师范大学大学085405软件工程专硕专业。

担任社会工作情况:无

获奖情况:校三等奖学金

科研情况:无

个人座右铭:沉重冷静

个人照片: